查看原文
其他

从记者到学者,他们换了赛道和舞台……

董子畅 庖丁解news 2022-03-17

最近有一批优秀媒体人在新闻一线奋战多年后转身走进校园。科技日报社原总编辑刘亚东任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工人日报社原社长孙德宏、中新社总编辑王晓晖也调任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其实,在百余年的中国新闻教育史上,以一流新闻人而献身新闻教育的大家弦歌不辍,包括:五四时期的中共秘密党员、一代名记者邵飘萍,台湾世新大学的奠基人、一代报人成舍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创立者、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和《经济日报》总编辑的安岗,《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范敬宜等。


从记者到学者,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小牛工作室梳理了这些宝贵经验!


▲资料图:记者“长枪短炮”拍摄主席台。中新社记者  贾国荣 摄


好记者好学者“互通”

从记者到学者的转型,既与当下媒体人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有关,也与高校新闻教育亟需一批有业界经验的专业教师不无关系。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教授邓勇告诉小牛工作室,促成记者转型学者,是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行业环境不同决定的。实现转身可以促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实现不同经验的融合,是一个好的趋势。


“我在学校也教新闻采写课,从我的角度而言,学术写作跟新闻采写是有非常明显的共通之处,它们都很考验学者去找选题的能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师苏婧说,一名优秀的学者要关注社会热点,提出一些新的选题想法。同时,一名好记者需要获取一些数据来形成报道。“所以我觉得一名好记者和一名好学者,在某些方面是共通的。”


赛道转换要跨“两重门”

但是,记者和学者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职业,如何实现两者的快速转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广播电视学副教授潘新曾公开表示,从记者到学者,至少有二道需要跨越的门槛。首先是如何把丰富的实践经验内化成教学的内容;其次科研工作比教学任务更重要,它是服务社会的价值体现。


“记者要报道社会中的真善美,揭露社会顽疾。学者则要传道授业解惑,服务社会。”邓勇认为,在什么职位就要履行什么样的职责,要做好角色的扮演。


媒体履历是“正资产”

一段丰富的媒体从业经历,对转型高校的媒体人来说,弥足珍贵。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曾在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就职的履历对他来说是一个“正资产”。


“媒体人转型做智库在欧美国家挺多,但是在中国还不常见。”王文表示,对于智库工作者来说,媒体人对问题的敏感度和新事物的学习效率是多数学术型学者很难具备的。


苏婧表示,从目前来看,全国新闻学的教育是需要加强的,特别是实务相关的教育,相应的人才比较缺乏。因此有丰富经验的媒体人转型学者,其实是有非常得天独厚的优势。


“之前很多诟病学术研究是在象牙塔,就是因为缺乏对实践的理解。从记者到学者这样一个流动,能够让学术界有一个更开放的心态来去跟各行各业进行接轨。”苏婧说。

作者:董子畅

编辑:追云

推荐阅读:

今天,致敬那些闪耀新闻史的女性!

体验式采访,你尝试过吗?

啥?不会写歌词的诗人不是好记者?!

2022年最全全全全新闻日历来了!您请查收!

侨务新闻如何写出“家乡味道”?

媒体职位“上新”!首席内容官、数据分析师……你中意哪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